当前,县委、县政府高密度研究策划生态文化旅游发展大计,生态文化旅游强县战略呼之欲出。笔者认为,创建美丽乡村是生态文化旅游强县的战略平台。 我县发展生态文化旅游强县绝不是就旅游论旅游的权宜之计,而是审视国情县情、彰显资源优势、深谋远虑的转型跨越战略,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综合发展战略,是回应关切、统筹城乡、攻坚克难、普惠民生的强县富民战略,其优势在乡村、卖点在乡村、支点在乡村、难点在乡村、舞台在乡村。 美丽乡村承载了广大群众的美好梦想,是小康社会在农村的具象化表达,我们要创建的美丽乡村强调环境之美、风尚之美、人文之美、秩序之美、创业之美,契合了中央、省、市委的要求,契合了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契合了农民群众殷切期盼,让农民群众养成美的德行、得到美的享受、过上美的生活,让农村更有古道乡愁、更加和谐稳定、更富人文情怀,让城乡之间、乡村之间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用无数的美丽乡村共筑美丽房县。 美丽乡村为我县生态文化旅游强县提供了纯净的山水,广袤的自然,美丽的生态,灿烂的人文,这正是我县生态文化旅游强县的优势所在、潜力所在、希望所在、关键所在。所以,美丽乡村注定成为旅游强县的战略平台、基础工程、前沿阵地,必将拓展我县生态文化旅游强县的视野、空间、力量,必将激发统筹城乡、覆盖全县、普惠民生、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高度融合的强大力量,让50万房陵儿女人人有梦想、人人当主角、人人得实惠。 生态文化旅游强县视角下的美丽乡村建设,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长远,既要高歌猛进、又要脚踏实地,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既要物质富有、又要精神富足,既要开发、又要保护,既要内生动力、又要借势借力,既要兴产业上项目、又要重民生保稳定。 基于此,我县创建美丽乡村的路径是: ――顶层设计、精准定位。以全域旅游的视角,打破行政区划,对全县所有乡村进行统一规划。从开发强度出发,划分为核心发展型、重点保护型、生态涵养型、村庄集并型、生态移民型等;从资源禀赋出发,划分为山水风光型、乡贤文化型、绿色产业型、耕读传家型、乡风文明型等;从开发主体出发,划分为县级主导型、乡镇主导型、企业主导型、自我发展型等;从时间安排出发,划分为近期开发型、短期开发型、长期开发型等。以旅游强县战略统领我县“四化”发展、“六区”建设,把生态文化旅游融入经济发展、社会治理、生产生活的全过程、各环节,形成旅游主导农业、旅游主导工业、旅游主导服务业的产业发展格局。让凝聚力量、摧人奋进的美丽愿景,实现农村即景区、农业即风景、农民即旅客的伟大梦想。 ――内外双修、同生共进。文化和生态是我县旅游发展的卖点、优势和动因,创建美丽乡村要外修生态、内修人文,同生共进。生态建设方面,在保护生态存量的同时,要将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八大产业”、旅游经济与做大生态增量有机结合,加大封山育林、退耕还林、植树造林、产业发展力度,打造生态意识、生态产业、生态能源、生态民居、生态村庄、生态环保等六维发展纲要,打造山青水秀、鸟语花香的农村家园、观光乐园。文化发展方面,放大诗经文化、忠孝文化、李时珍采药文化、唐中宗李显东山再起文化,使其群众化、事业化、项目化、产业化,保护古村落、古建筑、老砖墙、老梁柱、老木窗,留住相知相伴的邻里乡情和新旧杂陈的乡间风貌,发挥乡贤名人、乡土文化能人、民间文化传承人作用,传播孔孟先贤的人伦大道,挖掘充满乡土气息、富于时代精神的乡贤文化、耕读文化、民俗风情,支持民间工艺、民间艺术、民俗表演、风味食品项目,恢复农民爱护土地的感情及伦理认知,延续历史文脉,安放农民乡愁,彰显田园风貌,重建温情的乡土。把保障和改善文化民生放在突出位置,建好、用好文化惠民工程,开展丰富多彩文体活动,生产安身立命的文化大餐,发挥文化惠民乐民育民富民作用。 ——有破有立、因地制宜。美丽乡村要想“美”起来,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坚持问题导向,一手抓发展、一手抓保护,坏的“破”、好的“立”。破美丽乡村就是新房子的错误观念,立生态美、环境美、风尚美、人文美、秩序美、创业美等美美与共的大美观念;破公德失范、诚信缺失、风气不正的乱象,立物质富有、精神富足、乡风纯净的文明新风。不搞大拆大建、整齐划一,综合解决农村水电路气房、科教文卫体等民生事业,分期分批抓好改路、改水、改厕、改造工程。大力实施乡村“清洁工程”、“环境革命”,大力治理农村面源污染,切实解决垃圾乱倒、粪便乱堆、禽畜乱跑、柴草乱放、污水乱泼等现象,保护林地、草地、湖泊、湿地,把绿水青山留给子孙后代。回应干部群众对高尚道德、文明生活的向往的追求,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美丽乡村建设成为文明之乡、厚德之乡、清风之乡、大爱之乡、文化之乡。让生态文化旅游强县过程,成为民生实事不断解决的过程,留住青山绿水、彰显田园风光,美了房县,富了乡邻;让农村看起来象乡村、住起来象城市。 ——借力给力,双轮驱动。打造生态文化旅游强县的美丽乡村战略平台,需要用好县内县外两大资源、政府市场两大力量、干部群众两大主体,需要县乡村三级联动,需要统筹城乡、结对共建,需要政策投资、项目争资、民间融资、招商引资,需要全面铺开、重点攻坚、先易后难、长期坚持、久久为功。创建美丽乡村没有高大门槛,不论贫贱富贵,只要有信仰、有冲动,部门、村镇、社团、干部、群众各尽所能、各显身手,哪怕只是点滴进取,都可以在共创美丽乡村历史洪流中,点燃创业明灯、吹响奋进号角,照亮生态文化旅游强县的光明大道,惠及50万房陵儿女。 (作者系房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 |
专刊专稿
生态文化旅游强县的战略平台
——浅谈生态文化旅游与美丽乡村建设
2014-12-05 15:12:27 来源:房县文明办 赵礼江 点击:
上一篇:新型城镇化的动力和导向工程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