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市林业局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返回首页bt365官网欢迎您的访问!
Install Adobe Flash Player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料中心 > 理论纵横 > 正文

外修生态建美丽乡村 内修人文育文明乡风

——房县“五措并举”建设统筹城乡精神文明建设示范带

2014-08-04 15:20:13   来源:房县文明办 赵礼江   点击:

近年来,房县以野人谷镇209国道沿线5个村为平台,通过领导带、文化引、项目推、统筹建、机制促等“五项措施”,外修生态建美丽乡村,内修人文育文明乡风,培育了一条统筹城乡精神文明建设示范带(以下简称“文明示范带”),探索形成的经验,有力地带动了城乡文明建设蓬勃开展,2013年成功筹办全国星级文明户座谈会观摩现场,荣获省市级文明县城,业务工作考核名列十堰市第一名。

一、领导带。把统筹谋划,靠前领导,保障到位,作为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前提条件。一是统筹谋划。围绕“农民富裕后最需要什么?”这一问题,野人谷镇党委书记王玲等10名党委成员带队,开展了“镇不漏村、村不漏户”的大走访活动。针对群众普遍反应的“农民精气神不强”、“积德行善的人越来越少”、“社会风气不正”、“人际关系复杂”、“文化文艺生活缺失”、“创建美丽生活缺动力”、“农村环境脏乱差”等十个问题,镇党委政府顺势提出建设文明示范带的思路,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解决十大问题为重点,以建设“人美”为内核的美丽乡村为目标,制定了文明示范带建设的总体方案。二是靠前领导。为确保示范带建设有序、高效推进,县级层面成立了由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赵礼江牵头,结对共建工作队为成员的业务指导组;乡镇层面成立了由党委领导带队,驻村干部参与的农村工作队;村级层面由群众选举产生乡风文明理事会、道德协会、乡土文艺队、邻居守望志愿服务队、产业协会、十星级评议会等七类组织。县乡村20多名干部坚持一线工作法,每周3天吃住在农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内外互动,使文明示范带建设始终处于高端推进状态。三是保障到位。县乡村均将文明示范带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综合目标考核体系,作为干部政绩考核、奖罚兑现的依据;野人谷镇党委政府按照各记其功、统筹使用的原则,每个村筹资100万元用于文明示范带的软硬件建设;对照总体方案,按照时间节点,把工作任务细化到天、责任到人,一周一小结、两周一通报,确保规定动作落细、落小、落实。

二、文化引。把传承文化,开展活动,建好阵地,作为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内生动力。一是传承文化。发掘散落在当地群众之中的家国文化、勤俭文化、忠孝文化、诚信文化、人和文化、互助文化,召开宣传动员会21场次,印发文明村民手册10000份,制作刊播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77幅,举办农民文明礼仪、文明出行、文明旅游、文明持家等遵德守礼讲座24场次,开办文化墙10面,文化小区5个,接地气、对象化、顺民心的宣传教育手段,提升了农民的认同感,提升了他们的精气神。二是开展活动。围绕“春节之贺、清明之思、端午之忆、七夕之爱、中秋之韵、重阳之孝”等“我们的节日”,先后组织开展了“美丽乡村我的家·同心共圆中国梦”核心价值观报告会,“晒家规家训·讲家风故事”、“好儿女、好婆媳、好夫妻、好邻居”等十大最美村民评选表彰活动,农民道德讲堂活动,“邻里守望一家亲”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节俭养德全民节约行动,简办婚丧喜庆活动,民居改造行动,农村环境“三清四净八无”集中整治活动等37场活动,既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又使群众受教育被提高。三是建好阵地。向上争取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西部开发助学等文化项目,对内整合村委会办公场所、闲置学校、乡土艺人、名胜古迹等资源,打造“一个便民利民服务中心、一个文化广场、一套文体器材、一支文艺队伍、一个活动中心、一个农家书屋、一本农民手册、一个乡村学校少年宫、一个文化小区、一套宣讲设备”等“十个一”村民文化活动阵地,发展了农村文化,丰富了群众生活,提升了农民素质。

三、项目推。把工作项目化,项目品牌化,品牌大众化,作为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手段。一是工作项目化。征对农村实际,把培育核心价值、深化道德实践、讲文明树新风、推动志愿服务、文化惠民乐民、开展十星创建、激发创建活力等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任务,简化为操作性强、便民群众接受的“培育一批产业大户、组建一个道德协会、净化一个人居环境、建设一套文化阵地、选树一批道德标杆、开办一个道德讲堂、成立一支便民服务队、开展一次十星评比、完善一套自治制度、组强一批主题活动”等“十个一项目”, 依据项目实施的范围、质量、成本、时间、资源等参数,高端经营文明项目,以较小的代价,实现利益最大化。二是项目品牌化。把握时、度、效,为每一个项目量身制作一整套目标导向、推进路径、保障措施、绩效评估、推广价值体系,确保了每一个项目都能成功实践,每一个项目都是精品力作,每一个项目都让具体化的项目接地气、帖近性、得民心。在建设文明示范带过程中,形成了农民朗朗上口、媒体广泛宣传报到、全社会普遍推开的十大品牌,如,村级文明自治、十颗星农民梦、“十一个”农村文化、双包双建双带工作法等。三是品牌大众化。在实施每个项目的过程中,都坚持问题导向,通过问计于民、宣传发动、培养示范户等手段,引导群众广泛参与。如,在落实十颗星农民梦这一品牌过程中,征对群众参与积极性不高、十星评比走过场等问题,工作组在广泛宣传十星标准、评选程序的基础上,一方面选举群众代表组成评议会,开展评比上门活动,评比了真情况,另一方面制定十项激励措施,真正把十颗星转化为农民兴家立业的十面旗帜,组织锣鼓队、文艺队把“十星文明户”和“道德模范之家”送上门订上墙,使十星评比走近家家户户,成为农民的喜事、大事。在此基础上,县、乡镇把成功的品牌全面推开,均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统筹建。把结合融入,结对共建,借势借力,作为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强大动力。一是结合融入。县乡村均将文明示范带建设,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社会治理和惠及民生的重要抓手,与农业产业发展、农村和谐稳定、农民教育管理相结合,与创建“全国最美的生态旅游名镇”、“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大镇”、“省级文明乡镇”相结合,与农村党建升级相结合,有效融入农业农村工作的方方面面,动用各方力量、利用各方资源、推动各方工作,取得了多赢效果。二是结对共建。统筹城乡文明建设力量,抽调10个文明单位、5个文明企业与示范带5个村结上对子,组建工作队,开展以“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建文明新村、建十星农户,产项项目带动、工作规划带动”为主要内容的“双包双建双带”活动,县乡村300多党员干部与1000多个“十星文明户”结对创建,结对文明单位、企业的干部职工在讲文明办实事、做指导办示范的过程中展形象、受教育,广大人民群众在参与过程中既帮农民富口袋,又帮农民富脑袋。三是借势借力。借助群众积极参与产业发展、民居改造、对口扶贫、生态旅游等大势,通过争取领导重视,部门协作等手段,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任务嫁接转化到有关部门牵头开展的新农村建设、小康建设、对口扶贫、党建联系点、生态文明示范村建设、部门对口帮扶创“十星”、文化惠民工程之中,并将文明示范带建设纳入“五城联创”和农业农村工作,统一督办检查。综合措施、综合力量,产生了综合效果。

五、机制促。把健全网络,科学测评,完善制度,作为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保证。一是健全网络。顺应农村形势变化,着力深化信息网、工作网和组织网建设,借助文明网、QQ群、微博、短信平台等信息网,畅通了文明的传播途径。在示范带建设过程中,形成了六位一本、十大项目为主要内容的工作网络,推进文明建设步入系统化,随着村级道德协会、乡镇文明办的不断完善,县乡村三级精神文明建设组织网络基本形成,较好地解决了有人办事的问题。二是科学测评。为推动文明示范带建设,结合农村实际,顺应形势变化,以解决十大问题为首要任务,删除不切实际无法操作的任务,删除与其它工作相近或交叉的指标,制定了全新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考核办法》、《文明新村测评体系》、《十星文明户测评体系》,按照文明新村10万元、十星级文明示范户500元的标准,予以奖罚兑现。三是完善制度。一方面,建立“县领导包镇、文明单位包村、各级干部包户”、 “书记统筹、镇长负责、部门操作、干部落实”、“一名科级领导、一个文明单位、一个工作清单、一笔工作经费、一套奖惩办法”等工作机制,另一方面,通过印发《“创文明村做文明人”倡议书》,制定村规民约,完善村民文明公约,制定农户环境卫生“三包”责任制,推动村民文明自治,推动形成以长效的领导联点机制为保障、以长效的测评讲评机制强动力、以长效的共建共享机制聚合力、以长效的综合管理机制打基础。

灿烂的精神文明之花,结出丰硕的物质文明之果。近3年来,野人谷镇各项经济指标均成两位数快速增长,实现了倍增计划,旅游业、高山无公害蔬菜、现代烟草农业、农家乐、绞股兰蓬勃发展,荣获“全国最美生态旅游小镇”、“全省文明乡镇”。文明创建的点滴进取,让农民富了口袋,又富了脑袋,身心更加和悦、家庭更加和顺、人我更加和敬、社会更加和谐,主动学用科技的人多了,无所事事的人少了;帮助集体出主意、想办法的人多了,找荐儿挑刺的人少了;讲和睦的人多了,闹矛盾扯闲话的人少了;讲规矩守秩序的人多了,乱扔乱倒不讲卫生的人少了。(房县县委宣传部)。

相关热词搜索:乡村 生态

上一篇:评选“最美郧阳人”为文明创建助力
下一篇:最后一页

主管:十堰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
主办:十堰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协办:秦楚网
十堰市精神文明建设研究会秘书处 电话:8686901 bt365官网编辑部 电话:0719-8652488
EMAIL:SYWMW8499110@163.COM QQ群:116176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