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返回首页bt365官网欢迎您的访问!
Install Adobe Flash Player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魅力十堰 > 丹江秀水 > 正文

坚持生态立市

2007-08-29 11:55:51   来源:   点击:
    “十五”以来,我市认真落实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大力实施生态立市战略,坚持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发展之路,努力建设具有山区特色的生态城,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在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人民群众消费水平显著提高的情况下,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相对减少,环境质量稳定提高,局部区域得到较大改善。汉江干流十堰段、丹江口水库及堵河水质主要指标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Ⅱ类标准;市城区及县市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在95%以上;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城区全年有96.4%以上天数达到和优于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 51.6%,高于全省14个百分点,高于全国29.1个百分点;城区绿化覆盖率59.5%,人均绿地面积10.8平方米。市城区的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能力达65%;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0%;烟尘控制区覆盖率接近100%。全市工业废水、二氧化硫、烟尘排放达标率均在90%以上;环境噪声达标区覆盖率88.5%。在全省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中,我市综合成绩连续12年位居全省前列。2004年,我市生态示范区创建工作整体通过国家考核验收,成为第三批“国家级生态示范区”,2005年10月26日,国家环保总局在成都召开大会,对我市正式授牌表彰,我市在大会上介绍了经验。在第六次全国环保大会上,我市环保局被表彰为 “全国环境保护系统先进集体”。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深化市情认识,形成环保整体合力
    十堰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生态示范区,环境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发展大局,关系到十堰可持续发展。市委、市政府在深化市情认识、科学论证和集思广益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大力实施生态立市战略,把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确立了全市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六大目标:生物资源得到有效保护,自然资源得到合理利用,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规划建设做到科学有序,经济社会保持协调发展,人与自然达到高度和谐。为把这一目标落到实处,我们从规划抓起,先后组织相关部门分别制定了生态建设、环境保护、水污染防治等专业规划,将其作为十堰市经济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有机组成部分。按照高起点、高标准的要求,委托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编制了《十堰市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和《鄂西北生态功能区规划》。2003年以来,我们认真组织编制了《湖北省丹江口库区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规划》,并向国家争取到投资22.54亿元的246个优先项目,占国家该项目总投资的43.42%,强化了十堰市核心水源区的重要地位。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为将环境保护的各项目标任务落实实处,市政府与各县市区及省直各单位先后建立了“十五”政府环保目标考核责任制、生态示范区创建工作目标责任制、十堰市汉江流域水污染防治目标考核责任制,实行环境保护行政首长负责制,切实加强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领导。在全市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防治并举,严格监管,着力改善环境质量
    我们积极依托优势产业,在汽车等产业中大力推行清洁生产,依托优势资源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强化对环保的统一监管,使全市环境质量改善不断攀升。一是实行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严把建设项目环境准入关。先后拒批了43家电镀和造纸企业,否决了16家拟建的黄姜加工项目,从源头上控制了新污染的产生。二是推行清洁生产,调整产业结构。以循环经济为导向,依靠科技进步,通过优化布局、企业兼并重组,逐步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设备和产品,不断培育壮大新的支柱产业,提高支柱产业的新产品开发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转变以往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坚持走科技效益型发展道路。在全市30个工厂、127个车间开展了清洁生产试点工作。全市有39家企业建成省级“清洁无害工厂”,有53家企业通过IS0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东风商用车公司通过实行清洁生产审计,加大投入,改进生产工艺,加强环保设施运行监管,对主要的污染源实行全方位、全过程控制,在保证达标排污的同时,还为公司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2005年,该公司被命名为省级环境友好企业。三是深入开展环保专项行动,切实加强环境监管。我们按照国家和省的统一布署,在全市范围内认真组织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把饮用水源保护、建设项目管理、黄姜加工等重点产业重点行业非法排污及人民群众关注的噪声污染和危险废物管理作为专项行动的重点,建立联合办案机制,挂牌督办环境问题。几年来,全市共检查清理排污企业1000多家(次),整治违法排污企业近百家,限期治理及依法关停污染严重企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设备30多家。立察督办43件,对35家污染严重的企业实行挂牌督办。在城区28家重点排污企业设置了污水流量计,12家重点企业安装建设了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通过加强监管和严格执法,有效地遏制了污染超标反弹的趋势,巩固提高了全市工业企业污染源达标排放成果,切实解决了一批人民群众关心的环境问题,维护了水源区的环境安全。
[Page]
    三、大做水土文章,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我们以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为抓手,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为重点,培育生态产业,打造生态品牌,形成了城乡一体化的生态示范区格局。一是扎实推进退耕还林和造林绿化工程。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全民义务植树、道路绿化、绿色通道建设,森林植被得到有效恢复。“十五”期间,完成退耕还林工程造林173.4万亩,其中 25度以上坡耕地还林88.9万亩,荒山造林84.5万亩。二是加强森林资源保护。规范林木采伐、林地占用行为,减少森林资源消耗。在南部3县全面禁止天然林砍伐,天然林管护面积达1059万亩。三是积极开展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先后启动了“丹江口水库水源区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中央债券水土保持项目”、“生态县建设项目”、“保护母亲河项目”和坡改梯专项治理等工程。截止目前,累计综合治理小流域105条,全市水土流失面积由原来的1.4万平方公里减少到目前的1.1万平方公里。四是积极推广农村能源建设。兴建农村户用沼气池12万口,每年节约薪柴30万吨,有效保护了40万亩山林免遭砍伐。五是开展库周绿色屏障建设。联合北京、天津、石家庄、郑州等受水城市以及团中央和解放军总政治部等单位,在库区沿岸建设了5个片区近万亩生态纪念杯。六是积极发展生态农业。我们将保护生态环境与调整农民增收结构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山区比较优势,大力开发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兼备的特色产业,实现山青、水秀、民富的多赢目标。因地制宜、分层分带建设城区观光农业、库区开发农业、平坝旱作农业、高山有机农业“五维农业”生态区。以绿色食品开发为重点,全面实施绿色基地、绿色加工、绿色通道、绿色营销“四绿工程”。全市初步建成了生态有机茶产业带、水果产业带、中草药产业带及全国首批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区。全市茶叶、柑桔、魔芋、中药材等八大特色产业基地面积发展到 315万亩,特色产业产值达25.7亿元/年,提供的收入占农民现金收入的比重超过25%。全市已兴建“三品”(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基地180多万亩,有38个特色农产品被国际、国内权威机构认证为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
    四、优选长治久安项目,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改善环境质量
    近年来,我市抢抓国家实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历史机遇,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把污染防治和环保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作为重点,狠抓项目建设与工程实施,有力地推动了全市环境保护工作。一是通过编制上报《湖北省丹江口库区水污染防治规划》,优选重点城镇污水处理项目20个,乡镇生活污水处理项目97个,生活垃圾处理项目47个,工业污染源治理项目48个,生态环境建设项目12个,重点流域综合整治项目5个。国务院批复2010年前在十堰市实施的项目35个,投资15.47亿元,占国家先期投资34.92亿元近一半的份额。二是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入。“十五”期间,我市环保投资指数达到2%以上,全市共投入环境保护资金3.2亿元,治理重点污染企业86家,完成治理项目300个,年处理工业废水 3700万吨,减少排入库区的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1700多吨。我们在财政紧张的情况下,多方筹集资金,加快建设环保设施,建成了一批污水处理设施。投资2.76亿元,在城区建成了日处理能力16.5万吨的神定河污水处理厂;投资1400余万元,建成了十堰市刘家沟垃圾处理场;投资100多万元,建成了年处理能力1500吨的大型沼气工程。在城区建成了100多座埋地式无动力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同时,通过优化能源使用、调整热源布局、发展供热管网、淘汰小型燃煤设施,城区集中供热率达到30人气化率保持在90%以上,有效地改善了大气环境质量。通过加大投入,全市黄姜等重点产业治污取得突破性进展,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污染防治市场化进程明显加快。三是把改善城市环境作为系统工程来抓,综合整治,提升基础设施档次,完善城市功能。以建设“天蓝、地绿、水清、气爽、路畅”的生态型城市为目标,对城区13条主干道进行绿化改造,建成了20个绿化精品,全市涌现出79个花园机关,201个绿化达标单位。1998年我市成为全国内陆地区唯一的国家级山林风景型园林城市,2004年复查我们继续保持着这一殊荣。四是将环境保护作为全市文明卫生城市创建的重要内容,鼓励公众参与,加强社会监督。我们通过加大环保宣传力度、设立环境投诉举报电话,鼓励公众监督,营造舆论氛围。在城区坚持实行环境空气质量日报、地表水和饮用水源水质旬报制度。组织开展“六五”世界环境日、“十堰环保世纪行”、“创建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等宣传教育活动,全民环境意识不断提高,形成了公众参与支持环保事业的良好社会氛围。
[Page]
    回顾“十五”,我市在加强环境保护,推进可持续发展,特别是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南水北调水源水质,保证国家大政方针顺利实施方面做了一定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离党和国家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愿望还有较大差距,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对此,已引起我们高度重视,正采取措施努力解决。
    “十一五”及今后较长一个时期,我市环境保护工作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全面推进,重点突破,坚持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以改善环境质量、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为根本出发点,以国家南水北调水源地水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为重点,严格执法,加强监管,确保“一江清水入库,一库清水北流”。争取早日把十堰建设成为一个经济繁荣,社会文明进步,人民生活富裕,生态良性循环,环境清洁优美的生态城、环境保护模范城。
 
十堰市环境保护局
二〇〇七年六月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丹江口市生态建设:绿风吹拂江水清
下一篇:十堰市林业基本情况和林业建设状况

主管:十堰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
主办:十堰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协办:秦楚网
十堰市精神文明建设研究会秘书处 电话:8686901 bt365官网编辑部 电话:0719-8652488
EMAIL:SYWMW8499110@163.COM QQ群:116176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