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返回首页bt365官网欢迎您的访问!
Install Adobe Flash Player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魅力十堰 > 十堰概况 > 正文

喜欢需要理由!让我们一起来寻找十堰魅力

2007-09-30 09:51:56   来源:   点击:
 

喜欢需要理由! 让我们一起来寻找十堰魅力

 

 

2007-9-30 7:30:37 来源:东风汽车报

【有关汽车】汽车·车城

    说起十堰,若绕过汽车,且不说缺憾不缺憾,这于情于理都是说不过去的。
    如果没有第二汽车制造厂选址于此,那么很可能只有十堰镇而没有十堰市,至少也不会拥有现在这样的发展速度。是二汽的开拓者肩挑背扛,在人迹荒芜的山沟里建起工厂、居民楼,在山腰处盖起学校、医院、小卖店,让这个农耕的小镇变成了东风车的发源地……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东风成就了十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公布的一份中国步入小康水平城市的列表中,十堰市是湖北省唯一入表的城市,一度令十堰人作为骄傲的谈资。

汽车•事

    此时此刻,我们加倍怀念已经离开了我们的饶斌、齐抗、张庆梓、孟少农等创业先驱,加倍感激奠基今日辉煌的历代东风领路人和建设者。
    20
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末期是东风公司艰苦创业的时期。全国各方力量采取“聚宝”的方式大力支援二汽建设。因为对汽车工业的理想,老一辈创业者们撇家舍业,打起背包,千里迢迢,从五湖四海汇集到这群山之中。没有宿舍,借助老乡家或亲手搭起的芦席棚;缺少运输工具,背篓、竹筐、扁担—起上;凭着双手竖起座座铁塔,靠着推车运进无数水泥沙。围绕建成投产的总目标,各条战线掀起一个个会战高潮。火热的生产、崇高的事业,把大家紧紧凝聚在一起。
20
世纪70年代末期,广大建设者亲手建成了一座初具规模的现代化汽车生产基地。第一个车型——EQ240两吨半越野车于19756月投产;19787月,EQl40五吨民用车相继投产,并于当年开始盈利。
   
八十年代初,由于国家经济调整,尚未竣工的二汽被列入“停缓建”之列。面对欲上不能,欲罢不忍的困境,当时的决策者们根据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审时度势,以非凡的智慧和胆略,提出“自筹资金、量入为出、续建二汽”的改革方案,并得到国家的批准,二汽靠着自筹建设的33亿元,完成了国家原批准的年产10万辆汽车的生产能力建设,取得了发展的主动。
   
随后,二汽首先推行了一系列在国内产生重要影响的改革,并实行战略展开,开辟襄樊第二基地的建设,进行第二次创业,给企业带来巨大活力与先发效益,由一个濒于“停缓建”的三线工厂,迅速发展成为汽车界的龙头企业、效益排头兵。其间,产量年递增一万辆,利润年递增177%,东风系列产品发展到7个基本车型250个品种。生产能力由一万多辆提高到15万辆,企业综合实力连续多年跻身全国工业企业500强前列。
    20
世纪90年代,企业内外环境多变,东风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体制转轨、市场转型、需求剧变等导致的诸多困难和种种不适应,东风再一次向前看,卧薪尝胆.主动调整,创新求变,在新世纪到来之时,又一次化险为夷,实现新的发展转机。
   
刚刚过去的2006年是东风整体海外上市后的第一个完整年度,也是东风公司实施D120计划的开局之年。在这一年里,东风公司为实现新事业梦想奠定了坚实基础:产销快速增长,经营质量进一步提高,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神龙公司年销量均突破20万辆.东风轻型商用车年销量首破10万辆,东风本田汽车公司产销大幅增长;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推出了新一代高端重卡东风天龙,通过了越野车“东风猛士”的定型审查……2007年,东风还将永续发展,步入百万辆级汽车企业的行列。

汽车·人

    老一辈的东风人,他们对这片山水的感情是与众不同的;即便言表,也难以达意。那种刚进山的失望与激动,那种面对艰难环境却依然热情涌动,不觉愁苦。面对百万辆级汽车企业目标即将达成的时刻,回望三十七年岁月沧桑,怎样的心潮澎湃,恐怕只有他们自己能够消化。当然在他们所表述的风毛麟角的故事和情感中,听众也依然能被打动。
   
曾任二汽厂长助理的杨惠民老先生在他的回忆文章中写道:我们当时住的是大芦席棚……食堂也在芦席棚里,蒸馒头和面,发酵有一段时间,人离开片刻再进来看,真吓人,在和面的案板周围,有几十只大老鼠,人—•吓唬则稍动一动,仍不躲开。记得一对小年轻要结婚,通过打报告,他们幸运地获得了结婚新房——一个大立车的木包装箱,两米三米两米多宽。
   
杨惠民回忆,一对小夫妻为这新房甚是高兴,将包装箱糊上报纸,装一个门,在门上贴一个红双喜大字;包装箱内除放一张床外,居然还可放下一张两屉桌,一把椅子。同事们前来贺喜,很是热闹。杨惠民说,虽然那时生活很是艰苦,但大家的情绪都非常饱满,工作热情特别高涨。
   
东风的到来也带来了十堰汽车配件业的发展,将更多人囊括到了汽车产业链条之下,而他们对于东风,也有着自己特殊的感情。拿张雷来说,他并没有进入东风公司工作,但他所在的工厂一直为东风车提供轴承,是一家与东风结成战略伙伴关系的长期供应商。今年上半年,张雷在北京出差时,恰巧看到装有自己工厂轴承的一辆东风新品车奔驰在北京的大街上,引起了相当的回头率。“我竟情不自禁地跟着它开了半个小时。”张雷说.很遗憾身边没人,如果有其他人坐在车上,他一定要告诉他们,他对东风车也有着相当的贡献。
   
父亲从东北来,母亲是房县人,饶听13年初夏在十堰呱呱坠地成长为东风第三代。在北京读了大学,在上海工作了两年,但饶昕自我介绍喜欢说:“我是从湖北十堰宋的,我家是东风的。”这样说她觉得骄傲。
   
这习惯要追溯到饶昕上小学三年级的一次北京夏令营。那时候来自东风各个子弟学校的小学生们几十号人,在老师的带领下到北京参加夏令营。由于小朋友们统一着装,走在路上格外打眼。饶昕记,得一个操着北方口音的大妈特别稀罕地跑来问孩子们是从哪里来的。有小朋友说“十堰”,可是大妈似懂非懂重复着这两个字。机灵的饶昕指着头上东风“双飞燕”的厂徽说:“我们是二汽的。”这下子,大妈恍然大悟说,连说,二汽,知道知道。从那时起,饶昕就为自己是东风子弟而感到自豪。
   
听说父亲单位的产品已经远销到南非了,才上初中的饶昕就特别自豪,到处向同学们广播,不管别的小朋友是不是明白、是不是关心,但她就像炫耀自家宝贝一样津津乐道。

那一溜儿白,神龙富康

上世纪九十年代,外地人将未装配完却行驶在路面上的东风卡车作为十堰一大奇观来特写。当然,十堰人都非常明白,这样的车一定是在一个山沟沟里完成装配工序,要开到另一个厂去继续装配。不过这对于外地人,的确觉得稀奇。
   
如今,站在十堰街头,人们会发现另一个颇具特色的场景:路上奔驰的小轿车中神龙富康特别多,尤以白色富康最多;一个红灯下,常常排着一溜儿白,白富康。东风人对自己的车是有感情的,十堰人对东风制造的车也是有亲近感的。随着乘用车进入家庭,富康车就良自然坐上了首席。如今,东风本田CR-V、雪铁龙C2、标致307、东风日产骐达等在十堰街头越来越普及,当然这与东风乘用车事。业的发展也密不可分。
    1991
年,东风开始吃起了第一只螃蟹。东风雪铁龙的富康带着更为先进的汽车设计理念来到中国。富康,一款源自法国雪铁龙汽车公司的原型车ZXZX在欧洲市场投放以来一直是畅销车型之一。也许国人看惯了中规中矩的三厢车,富康先进的两厢车理念在投放初期便遭遇了市场的“冬天”,销售量一直成为东风雪铁龙心中的痛。
   
富康在引入中国时是当时世界上的领先车型,但神龙并没有忘记“与中国接轨”。富康在原型车的基础上对车轮、悬架、发动机的压缩比和发动机空气滤清器都做了符合中国国情的配套。改进后的富康离地间隙更大,更能适应我国道路凹凸路段和尘土较多、汽油品质相对较低的实际情况。较之这些“看不见”的创新,富康于19988月推出三厢造型988这一创举,使广大中国消费者深刻感受到了富康的创新品格。三厢富康也是国内第一款自主改型的轿车,吹响了汽车本土化的号角。
    2007年7月25,东风汽车公司乘用车事业部暨中共东风汽车公司乘用车事业部委员会成立大会在武汉隆重举行。标志着从现在开始,东风乘用车事业将作为东风事业的一个重要方面军,正式成建制扬帆起航:也标志着以自主品牌轿车研发建设为核心的公司新的创业将全面展开。
   
随着东风事业的发展.十堰的大街小巷,除了满眼的东风雪铁龙、东风标致、东风本田,将来一定会有许多只挂着东风品牌的家庭轿车。

【有关生活】就这样悠然自得

同纬度同经度

    北纬3240分,东经11047分。这是十堰在地图上的坐标定位。数字没什么特别,只是若有比较,就能看出特点来。
   
在全国地图上米看,位于北纬32上下的,多是湖北、安徽、江苏等省,由于所处纬度相近,几省气候也相差无多,全年平均温度在15度左右,冬季最低温度也会低到零度以下。然而,这些同纬度的城市中,只有十堰的东风居民区,早在30年前就采取了冬季集体供暖的方式。
   
如今已经退休了的东风公司退休职工刘干讲了—个类似于玩笑一样的真实故事——二汽初建时,天南地北的来了不少外地人。到了冬天,没有取暖的设备,保暖条件又不好,结果大家的手伸出来一比。南方人冻了手,北方人冻了手,只有湖北人是好好的。刘平解释说,南方冬天没有‘十堰山里冷,所以冻坏了也很正常;北方人习惯了暖气,十堰没有,而温度却高不到哪里去,所以北方人居然也冻了手。刘平笑着说:“我们湖北人习惯了这样过冬,抗冻,所以好好的。不过有暖气冬天还是好过得多,现在回老家过年都觉得有些不适应了。”
   
根据国内大陆经济发展水平与地理位置相结合,我国将大陆区域整体划分为三大经济地区,即东、中、西部地区。由于湖北地处大陆腹地,十堰便随之划分在中部地区。出城向西一小时,与十堰紧紧相连的陕西白河县就已经划入西部地区。
   
十堰地处湖北西北角,从纬度上来看东经110度上下已经接近西部地区的区划。众所周知,西部地区经济相对薄弱。“到西部去”、“为西部建设作贡献”已经成为了人们熟悉的口号。比之同经度上大部分西部城市,十堰经济要繁荣得多。
   
由于东风这样国有大型企业的存在,为十堰地区提供了数十万就业机会,并拉动了十堰地区汽车配件等行业的发展。
   
到上世纪80年代,十堰在全国小康城市排名中,位列第六;上世纪90年代,全国城市综合实力评比揭晓,十堰排名第22位,与武汉、西安、郑州等历史名城分庭抗礼;在2006全国各城市经济排名中,十堰也位列湖北省之冠。
   
前不久,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在北京公布的全国宜居城市,十堰名列第三,能在全国287个地级以上城市中名列第三,这让我们十堰人越发喜欢上这个美丽温馨的城市了。
   
近年来,作为鄂、豫、川、陕、渝“五大咽喉”之地的十堰,交通发展迅速。构建“三小时交通经济圈”,全面改变了农村的交通格局;汉十高速、十漫高速把十堰从群山中托起;襄樊至重庆航班的开通,打造了一条鄂西北与中国西南地区的快捷通道;十堰至西安列车的开行,让十堰人出行更加方便。十堰作为横贯东西、连接南北的交通枢纽城市已经成型,必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我们有理由不急

    宏州前两天去了成都。买了六点的火车票,收拾好东西,他四点半没事决定上网溜达一会。“还在家吗?赶紧去火车站啊!不然赶不上车了!”看到宏州上线,得知他要出行的、远在北京的好友浪涛着急地提醒他。还有一个半小时!我从家到火车站只要十多分钟。”宏州家住在张湾,十几分钟就能到火车站,让浪涛怎么也难以想象。
   
浪涛说,我们上火车站.提前奸几个小时就要出门,还要考虑堵车等因素。东城、西城的跑,每天出门能办成一件事就不错了,大部分时间都耽误在交通上了。
   
大城市有大城市的好,它繁华、它丰富、它时尚;小城市有小城市的妙,它方便、它干净、它五脏俱全。哪怕住在花果,到白浪开发区上班,也不用6点就起床。而在上海遇上这样的情况,多少人要五点多就起来,迷迷登登地骑上自行车往开发区赶,因为有的开发区连公交车都很少通达。
   
除了行路方便,大城市所烦恼的上学难、就医难在十堰一点也不难。为了一个专家门诊,半夜排队,清早挂号的情况,在十堰估计难得发生。由于郧阳地区、东风公司都有自己曾经创办的“小社会”,在十堰重点高中就有三所,十堰一中、郧阳一中、东风教育集团第一中学,能够进入重点高中受教育的孩子比例一下高了很多;在这个弹丸之地,三甲医院也有四所:东风公司总医院.、十堰市人民医院、太和医院、十堰市中医院,光三甲医院就可以供患者挑选一番了,更别说还有二甲医院、区、县医院和私立医院了。
   
王老太从十堰市退休就搬回了陕西老家居住,不过前些日子又回来了,原来是老头子生病了。“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一个小手术而已。”按理说西安省城医疗条件应该更好,但王老太说,私立医院不放心,三甲医院少,要预约专家更难;床位紧张,手术完了住不上几天就得让我们回家休养,不放心呐。左思右想,王老太还是带着老伴回来,住进了太和。
   
李丹在武汉某高中读了一、二年级,高三以前,在母亲的强烈要求下,转到了外婆所在的十堰,进入东风公司一中借读。李丹妈妈觉得,在武汉考个重点高中真是不容易。在普通高中读到高三,许多家长都希望交钱让孩子到重点高中借读、哪怕是旁听完最后的一年都‘好,可是僧多粥少。“十堰教育资源相对要丰富、一些,并且这里的孩子纯朴,在这读书我心里都踏实。”
一块不大的土地,阡陌交通、设施齐备,我们当然有理由不着急。拥有悠然自得的生活节奏,那也是可遇不可求的一种幸福。

把压力,都甩啦甩啦

    十堰压力小。走出去的人才对此有深刻的感悟,才能体会到生活在十堰确是件幸事。
   
小龙1992年从湖南老家来到东风公司工作。随着东风事业的扩大,这两年小龙又被派到单位在广州的工作点常驻。“山里的压力确实小得多啊。”小龙比较之后发现,虽然在山里挣得钱不多,但是早年单位分了房子、没什么发愁的,两口子一点工资也过得很是滋润;但在广州不一样,虽然钱是多挣了点,可吃饭、穿衣什么都不便宜。所幸自己住的是宿舍,一些准备在广州买房子的同事,每天如同难民一样节衣缩食。“高档点的地方不敢去,去一下一个月都不用吃饭了。”而小龙在十堰的时候,倒是经常约朋友们在周末出去潇洒潇洒。
   
所以,小龙喜欢回十堰,除了可以见到想念的老婆孩子,更重要的是,回到这里,压力,全部可以甩掉。不用再担心会有什么地方自己去不起,邀些朋友欢聚畅饮、然后打牌K歌,去唱那首“把回忆.都甩啦甩啦”;不过,回来是把压力甩啦。
   
人除了经济上的压力,还有很多压力来自于心理。大城市物价高、房价高是普遍现象,勤于耕作、善于耕作是针对于此最好办法。而对于心理压力的缓解却不那么容易,聊天疏解是最简便、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地方大,人际交往少,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常常就是因工作而建立,工作结束,交流就断了;很多的地方没钱或者没伴去,每天除了吃饭、睡觉,面对的只是工作,马不停蹄地奔忙,整个人就像一根紧绷的钢丝,不堪重负。累,小龙常常觉得这样孤独的生存,使得“愉快工作”的美好愿望离自己渐行渐远。
   
“你看十堰,每天晚上所有的饭店都爆满,连大排档都恨不得要预订。下了班大家纷纷都去找场子、找乐子,不对比你不会觉得这是一件多么畅快的事情。”小龙说:在一个充满人情味的环境下生存,人自然不觉得被孤立和被边缘化;一个人在心理上时常能有相交和择遣的机会,对于减压非常有益。

【有关人文】文明之久 融合之巨

从白垩纪说起

    1994年冬,几个收购柑橘的河南人在柳陂镇青龙山的奇怪举动,引起了当地人朱天义的注意。这些河南人在收购柑橘时,突然从地下捡起几个石头蛋,像宝贝似地放进口袋。这些石蛋当地很多,土坎上、稻场边、耕地里随处可见,老百姓一般用来填充屋基垒猪圈。不久,河南人再次来到,干脆以每颗7毛钱的价格收购。价格开的比橘子还要贵。朱天义觉得奇怪,便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一位在县里工作的熟人,引起县里重视。一鉴定,不得了,这些土石疙瘩竟是白垩纪的恐龙蛋化石。
   
地质专家勘查发现,郧县青龙山一带,仅地表就分布有2000多枚恐龙蛋化石。郧县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经鉴定为中生代白垩纪晚期胡岗组红粉沙岩地层的恐龙蛋化石,距今6700万年至13500万年,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恐龙蛋化石种类最多、分布,最集中、数量最多、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化石群落。
   
现在,汉江边的青龙山已经被列为国家地质公园,成为十堰的一个旅游点。
   
其实,早在1975年郧县就发现过恐龙蛋,在梅铺的草庙岭发现的25枚恐龙蛋经鉴定,是1亿年前所留。伴随着这些恐龙蛋的发现,还使专家们从丹江库区一带白垩纪到全新世的地层中找到不同时期的珍贵的古脊椎动物化石和古文化遗物,为研究一亿年来中国中部地质演变、生物交替和进化以及人类早期活动的各个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据市文化局专家、市博物馆恐龙展厅设计者之一的陈河清介绍,十堰也是唯一发现恐龙蛋和恐龙化石共存的地方,颠覆了学界对龙、蛋不能共存的推断。
   
正如新开不久的十堰博物馆所呈现的一样,从白垩纪的恐龙时代开始,这片土地上就连续不断地有生命活动和文明进化。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国科学院等有关单位对郧县梅铺西沟寺沟口龙骨洞和郧西神雾岭,白龙洞古猿人牙齿化古考证,约在80100万年以前,人类就已在这里生息、繁衍。
    1991
年,考古工作者在郧县曲远河畔发掘的两个完整的、距今约200万年前的南方古猿头骨化石,定名为“郧县人”。人类学家认为,这一发现填补了亚洲人类发展“链条”上空缺的一环,被列为当年“世界考古十大发现”之首。
   
相传黄帝时代(公元前2550),在汉水以南的堵河、南河一带,就建立了庸、赵两部落方国,较早接受了华夏文化。现代考古发现,十堰是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以及屈家岭文化等三种文化的交汇区,历史文化资源颇为丰厚。随着南水北调工程的进展,在《二十四史》中反复出现的“均州古城”那儿,目前聚集着数十支考古队伍,正在努力“打捞”楚文化的遗迹。
   
除了均州,辽瓦、上津、韩家洲、伍家沟、民歌村、故事村……在十堰历史文化更深更广的开掘中,异彩纷呈的历史积淀和诸多神秘的古远事件逐个展露出头角,在带给世界惊喜的同时,更让我们睡在这可遇不可求、传家宝一样的窑窝里忍不住要“咯咯”地笑出声。

没有方言的城市

    网友苦雨在《且说竹山话》一文中写道:“竹山话是声像组合,话中有画……据行家讲,如竹山这类话,是视觉语言,而视觉语言是文学语言的最高境界,是作家们梦寐以求的。”正如苦雨所言,竹山话中有许多美妙的表述和高明的用词。譬如七夕乞巧叫做“掐彩云”,行将就木被形象地称为“天远地近”……
   
十堰当然有自己的方言,并且郧县、房县、竹山、竹溪、郧西、丹江包括十堰城区当地都有着自己各有特色的口音。但是.许多人却觉得这是个没有方言的城市。
   
王杰现在在武汉做点小生意,他是土生土长的郧县人,可常常有人觉得他是北方人。徐微是东风有限质量部的员工,父母都是地道的上海人。不过由于东风的原因,徐微生长在十堰。后来回到上海去读大学,她基本不敢和同学们用上海话对话。“虽然从小和父母交流都是用上海话,可真到了地道的语言环境,觉得自己的方言变味了。”徐微讲着普通话,许多人都误以为她是北京人,听那口音,的确也有几分“京片子”的味道。
   
这片深藏在秦巴山脉中的地域,这个本将抱拥着自己的历史、文化、方言一直“桃花源”一样过下去的地方,竟将普通话拟成通行语言,这与东风的安家落户有着必然的因果联系。伴随着“二汽”的建设,来自天南海北的移民,吴侬软语、耿直的北方话,全部在这里汇集;当然由于汽车工业的缘故,“一汽”人来得多,东北话占了优势。
   
从英式英语到美式英语,无非是抑扬顿挫、音高音低有了些变化,而在中国,南北方言差异巨大,那听说如同外语一般也不过分。为了便于东风人之间的沟通、东风人与十堰人的沟通,大家便都说起了普通话。当然,早些时日,上海来的援建者讲的是上海普通话,四川来的东风人普通话隔老远也能闻到浓浓的辣味……不过到了东风第二代、第三代,南腔北调的普通话便整齐划一为带有北方口音的普通话。
   
时间长了,普通话便成了这城市的主流音,连十堰本地人也都操起了字正腔圆的普通话。家住东风公司水厂的小刘说,小区的一位阿姨常常在楼下大嗓门地和左邻右舍聊天,听口音一直觉得阿姨定是长春来的,直到四五年后一次面对面的交流,才知道阿姨地道是个十堰土著。这口音,完全是圈子文化影响所致。
   
普通话赋予了这个城市极大的包容性。在一个辖区,操着另一个辖区的方言乃至普通话,因为迥异,因为小众,受到歧视甚至遭受欺诈的事情也是时有发生的。而在十堰这样的移民城市.这些担心显得过于多余。人们已经习惯了南腔北调或者普通话的随时介入。如此一来,一个外乡人在这个城市的融入少了很多程序和时间,多了更多自然和亲切。

十堰气质

    尽管十堰被层峦叠嶂的大山环抱,亦成为一种与外界的隔阂。但所幸并没有造成观念上的固步自封,这也成为十堰最可骄傲的一点。三十多年前,东风的援建者从四面八方带来了汽车制造技术和不同地域的习俗与文化,交流和融汇也造就了十堰眼光向外、不断学习的传统。随着东风在地域上更广的覆盖,人们不断地进出,频次也与日俱增;山外流行的新事物、新潮流,很快会出现在山里,有时仅是时间上稍有延迟而已。
   
在移民城市的塑造下,十堰人,尤其是东风移民特别具有包容心。十堰东风教育集团的彭老师从海南来到十堰,工作、结婚、生子,在这片土地上她已经生活了快20年。到了夏天,彭老师常常召集一家人在六堰桥头吃烧烤、喝啤酒,冬天里便给家里人煮麻辣火锅,尤其是女儿特别爱吃。“我是海南人,老公是东北人,可是我们都已经不像老家人了。”彭老师说,海南人不吃辣不喝酒,我现在统统都喜欢了;女儿更成了地地道道的杂牌军,哪里的口味都吃得欢畅。
   
除了在饮食上兼容并包,十堰人由于惯于和各地人相处,与人的交流少了许多隔膜。彭老师的女儿田文文今年已经大二了。文文说,一些外省同学总觉得自己与其他人在饮食、语言甚至思维方式上都不够融洽,总泡在同乡会里才觉得合意。文文觉得自己则不同,和哪里的同学都能很快打成一片。“不光是我,我们高中班上出去读书的同学大部分都是这样,对于本土、家乡和习俗的概念不是特别强烈。”文文说,“不过当然每个假期回家还是觉得亲切。”
   
由于移民文化的融合、东风公司的广泛知名以及不断出入于十堰的人流和车流,让这个大山里的城市能更快地引入潮流、时尚和先行的观念。所以即便蜗居在深山里,也是能感受到时代的气息和即时信息基本不至于滞后。开放,给了十堰人更多的自信。
   
在国内讲到豪爽,当要论及东北人,而在建设东风的过程中,大量北方人的涌入,使十堰人继承并改良了他们的豪爽,成了十堰风格的爽气。
   
在谈及对十堰的感触时,几乎所有的人都提到了两个字“文明”。大家各有各的说法,但都是几乎默认一致的共识:很少有人乱穿马路、车辆行驶还算有规有矩、普通话普及率高、公交车让座习以为常、治安状况良好……盘点起来估计还能说上好几个小时。
   
“没有方言”说得是这个移民城市在语言上的融合,而语言的融合只是文化融合熠熠生辉的一个方面。在这种古老文明和广泛文化的交汇下,十堰人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气质——
   
包容、谦逊、自信、豪爽、文明,称之为“十堰气质”毫不夸张。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竹溪县简介
下一篇:郧西县简介

主管:十堰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
主办:十堰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协办:秦楚网
十堰市精神文明建设研究会秘书处 电话:8686901 bt365官网编辑部 电话:0719-8652488
EMAIL:SYWMW8499110@163.COM QQ群:116176194